香港金管局5年首次出手!港股热钱暗藏什么信号?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06 点击次数:156
“465亿港元砸向市场!香港金管局突然出手,是危机还是机遇?” 当港元汇率触及7.75的强方兑换保证线,这场时隔5年的干预行动背后,藏着全球资本流动的惊涛骇浪。
港股成“吸金磁铁”
数据显示,4月以来港股通净买入超800亿港元,美团、腾讯等科技股单日成交额屡破百亿。外资机构高盛报告直言:“中国资产估值洼地效应凸显”,国际投资者正通过港股抢筹中概股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东南亚主权财富基金近期增持港股ETF,仅新加坡淡马锡就加仓超50亿港元。
亚洲货币“集体起义”
港元走强绝非孤立事件:
日元兑美元反弹至153区间,日本央行疑似两次干预;韩元、印度卢比4月升值均超2%;人民币离岸汇率突破7.19,创三个月新高。这轮货币反击战背后,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导致的美元走弱。彭博社统计显示,4月亚洲债券市场外资流入规模创2022年来新高。
联系汇率制的“安全阀”
香港金管局的465亿港元干预,本质是维护联系汇率制的自动调节机制。当港元需求激增时,金管局通过买入美元、释放港元流动性来平抑汇率波动。这种“被动防御”恰恰证明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性——2023年香港外汇储备达4232亿美元,足够覆盖货币基础1.7倍。
金融大鳄索罗斯曾断言“联系汇率制必败”,但香港用30年实践证明:在资本自由流动环境下,严守汇率纪律才是抵御危机的终极铠甲。眼下这场港元保卫战,或许正是全球资本重新认识东方价值的开始。#香港金管局入市#
相关资讯
